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编辑|裴健如
日前,吉利系内部智驾公司、团队进行整合一事引发关注。有消息称,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科技旗下的智驾品牌“迈驰智行”,将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里智驾),涉及人数3000人。
8月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吉利汽车集团内部了解到,目前智驾领域的确处于大调整之中,至于整合方案和涉及到的品牌及人数都尚未确定,各方仍在商讨中。
“各方将整合各自的优势资源,共同组建千里智驾的经营管理团队和各职能组织,构建全链路端到端的辅助驾驶能力。目前,整合涉及的品牌与方案仍在持续商讨与细化阶段,千里智驾的管理团队也在紧锣密鼓地搭建,我们将在合适的时机主动对外沟通相关进展。”8月5日,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整合后,千里智驾将成独立公司
吉利方面表示,(即重庆千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迈驰智行都是吉利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各方致力于通过技术赋能和产业协同,共同推进辅助驾驶系统的创新与应用,并积极探索“AI+车”的发展方向。千里智驾作为各方深化合作的载体,专注于辅助驾驶解决方案的量产落地。
记者了解到,完成整合后的千里智驾将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并成为吉利人工智能生态的核心伙伴之一。千里智驾将会面向全行业提供辅助驾驶方案,吉利也将持续支持千里智驾的长期发展。
天眼查信息显示,千里智驾成立于2025年6月27日,是一家由多方合资组建的公司,其股权结构颇为多元,迈驰智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重庆江河启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其30%的股份,为主要的三大股东。自诞生之初,千里智驾就被赋予重任,欲成为吉利体系内强大的智能驾驶研发平台。
6月20日,千里科技发布公告称,聘任王军为公司联席总裁。6月27日,千里智驾合资公司正式注册成立,7月14日该公司法人代表更新为王军。王军是曾主导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深度参与“引望”技术平台构建的关键人物。他的加盟,为千里科技注入了浓厚的“华为基因”。
此前,吉利汽车集团内部的智能驾驶业务呈现多团队并行的局面,包括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智驾中心、路特斯智驾团队、亿咖通和福瑞泰克等。
业内分析认为,由于智驾研发投入大,吉利旗下多品牌长期各自为战,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智驾的进化需要大量用车数据,单品牌难以支撑。不同团队在技术路线、研发方向上存在差异,难以形成合力,导致研发效率不高,成本却居高不下。整合后的吉利智驾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大幅提升效率,节约开发成本以形成合力。
战略聚焦“一个吉利”
智驾团队大整合的背后,是“一个吉利”的战略聚焦。
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团发布《台州宣言》,明确提出了“战略聚焦、战略整合、战略协同、战略稳健、战略人才”五大核心举措,正式进入战略转型的新阶段。随后,在《台州宣言》指引下,吉利汽车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涉及品牌、供应链、渠道、电池、智驾、智舱等多个领域。
实际上,吉利智驾业务的整合早有前兆。今年3月,在吉利AI智能科技大会上,吉利就发布了统一的智驾方案 “千里浩瀚”,将智驾系统覆盖至吉利系15万至50万元级市场。“千里浩瀚”智能驾驶系统涵盖了从H1到H9等五个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车型。
就在“千里浩瀚”发布的前一日,千里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重庆两江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迈驰智行(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宁波路特斯有限公司共同签订《车BU投资框架协议》,共同研发智驾技术。
在《台州宣言》的指引下,吉利从战略扩张转向聚焦,正在加速集团内部全面整合,以提质增效,包括极氪与领克的合并、极氪科技回归“一个吉利”等。
“回归‘一个吉利’,就是要发挥规模效应,让好的技术、好的产品发挥规模效应,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品牌定位,进行配置的差异化。比如在硬件上,极氪9X用双Thor-U芯片,领克就用单Thor芯片,吉利银河用Orin-X芯片,但是智能辅助驾驶方案是集团统一的‘千里浩瀚’。基础的功能都很好用,各个品牌会根据硬件的能力采用不同层级的方案。”近日,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林杰向记者表示,“今年我们的销量目标是300万辆,那研发成本就能分摊下来,而且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本身就要有规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