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
“他真的一直在存钱,就是为了这支只能在这里(中国)买到的手表。”
美国游客Emma一边对着镜头解释,一边跟着男友走进海鸥表北京专卖店,买到了他“期待了十年”的1963飞行员系列计时码表。Emma是自媒体博主“老张和安妮”的妹妹,他们把这个故事拍下来,分享给小红书上的中国网友。
海鸥表的外国粉丝不止这一个。
Sergio Verdugo生活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今年四十岁。他告诉界面新闻记者,海鸥表1963计时码表可能是被国外表迷和腕表专家讨论最多的国产腕表,“经常被形容为有趣、功能性、美观,以及高性价比。”
海鸥表在北美、南美等地区一直以来都没开设品牌门店。Youtube、Tiktok和专业腕表社群网站是国外表迷认识海鸥表的主要渠道。国外消费者很长一段时间主要通过海外代购,或到中国旅游的时购买海鸥表。
不过,情况可能很快会发生变化,因为海鸥表品牌正在走向国际市场。
2022年,海鸥表逐步登陆海外线上渠道,进驻亚马逊、Shein等电商平台托管寄售,稍后还开设了品牌海外独立站。2024年海鸥表在中国香港的品牌店铺数量增加到三间,产品也进入新加坡、印尼等东南亚城市的表行销售。
海鸥表原本计划在2026或2027年间拓展至北美、欧洲和中东市场。但海鸥表母公司向界面新闻记者透露,根据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当前表现,这一计划预计会提前。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徐创越在专访时告诉界面新闻,海鸥表过去三个季度在海外市场已经实现100%至200%增长,剔除机芯业务的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达到8%,“今年保守估计在10%左右。”
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是海鸥表品牌当前“出海”的重要动机之一。
天津海鸥表业集团截至2024年已经实现机芯年生产300万只,成品表年产能达到20万支,其中高级制表年产规模已经超过4000枚。这一产能放在瑞士制表业都很靠前。
依照摩根士丹利对瑞士各大表品牌的2024年统计数据,海鸥表的产能已经超过百年灵、帝舵表、万国等瑞表品牌。
但现实情况是,这些成熟的瑞士品牌产品已经远销世界各地。而年产量相当甚至更大的海鸥表长期一直面对的是本土市场。与此同时,国内传统钟表市场过去三年需求持续疲软,瑞士表对中国大陆出口额年平均跌幅也达到了百分十几,全球表商几乎都要面对清库存的难题。
徐创越对界面新闻表示,“国内市场相对被动,竞争激烈,企业面临大量局部产能过剩的问题。”
仅以海鸥表打造的复杂功能腕表为例。海鸥为庆祝品牌成立70周年推出了一款全新钛金属飞行系列ST1961双秒追针计时码表。该表首发500枚已经预定一空,而第二批500枚正在规划当中。
这可能比百达翡丽、朗格、宝玑等瑞表品牌一年生产的同类型追踪时计总数还要多。FHH瑞士高级制表基金会文化理事丁之向告诉界面新闻,“海鸥第一批500支就相当于瑞士同类产品一年的销量,他们(瑞士同行)可能两年都无法完成这么多。”

在徐创越看来,海鸥表需要思考如何把自身优势转化为市场需求。
作为全球少数能垂直整合机芯研发与成品表制造的钟表制造商,海鸥表目前有11个机芯系列、200多个品种,供应量占全球四成。其中,ST19系列机芯最为海外市场熟知。
这一机芯源自1963年海鸥表为中国空军研发的第一代国产ST3航空计时码表,沿用导柱轮与水平离合的结构,操作顺畅且走时精准。
该机芯与当时国际上的Venus维纳斯175机芯相似。但维纳斯机芯厂在1966年停产以后,只剩海鸥持续改进该类机芯,后续推出了ST19等多代产品。丁之向对界面新闻表示,“只有中国这一家在做,经过多年坚持后已经很稳定了,所以大家都认可。”
像ST19这样的机芯结构如今常见于高端计时码表。瑞士头部品牌类似产品的售价常常达到六位数,而海鸥搭载了ST19的腕表价格仅有其1/10到1/20。在丁之向看来,这使得海鸥计时码表在中端市场“几乎没有竞争对手。”

海鸥ST19系列机芯如今已经为国外超过60个设计师品牌提供服务,包括近年来走红的英国独立制表品牌Studio Uderd0g等。经过大量“国外设计”搭载“中国机芯”的组合,据丁之向观察,ST19机芯“在海外(玩家圈层中)甚至比国内的号召力更大。”
Sergio Verdugo拥有一枚也搭载了ST19机芯的德国表Sugcoo。在他看来,“中国钟表业有了如此大的进步,它甚至可以与瑞士制造的手表竞争。”
除了计时码表机芯,海鸥表也能打造三问、陀飞轮和万年历等复杂功能机芯。这样完整的产业链和丰富的技术为其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海外市场确实存在机会,而且比国内市场大。”丁之向告诉界面新闻,海外玩家对计时码表的兴趣超过本土市场,他们对机芯打磨和结构细节要求极高,海鸥在工艺上更加精进后就算一定程度的提价,仍能以远低于瑞士产品的价格进入市场。
但海鸥表“出海”面临的真正挑战远不止于技术。其产品和品牌的美学表达和艺术呈现能否被国际市场接纳是关键。
自2019年被复星集团间接控股后,海鸥表推动了品牌重塑。产品层面海鸥表加强原创设计,其大师系列融入金雕工艺等非遗传承工艺,设计灵感中融入山海经、太阳神鸟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2025年,海鸥表还会推出“二十四节气”时计作品。
在徐创越看来,海鸥表作为一个中国本土品牌,在东方美学的表达上要比海外品牌更有优势。
不过,瑞士钟表品牌目前要比中国本土钟表品牌能够更加娴熟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设计。这是因为它们工业起步早、走得更前,传统工艺也得到较好的传承和运用。在江诗丹顿、百达翡丽、卡地亚等腕表表盘上可以看到中国12生肖、故宫龙袍的海水江崖纹、中国农历等等。
中国文化元素已经成为全球钟表业设计的重要母题之一,人人皆可用之下,区别在于谁能基于此打造出独特差异化的产品,并通过高明的营销手段与大众层面建立情感联系。
丁之向提到,设计风格和技术创新上“另辟蹊径”的日本高端独立制表品牌近年来在国际市场发展迅速,这或许是中国品牌“出海”可借鉴的一种路径。
海鸥“出海”也要面临本地化运营的挑战。
不同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都存在差异,这是西方品牌多年来布局中国市场的“大课题”,反之亦然。徐创越告诉界面新闻,未来一定会跟海外市场的合作伙伴进行共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