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尔街见闻
一份来自摩根大通的研报引爆了币圈的愤怒情绪,将本就因比特币暴跌而焦躁不安的加密货币社区彻底点燃。这份研报如同一颗投入深水潭的炸弹,激起的涟漪迅速演变为一场席卷币圈的“阴谋论”风暴,指控从华尔街恶意做空,到美国政府“制造崩盘”,甚至升级为一场关乎货币未来的权力暗战。
这家华尔街巨头——摩根大通关于MicroStrategy面临指数剔除风险的警告,意外成为各种阴谋论的导火索。据华尔街见闻文章,摩根大通在研报中指出,MSCI正考虑将持有大量比特币的公司从其指数中剔除,这可能导致MicroStrategy最高面临88亿美元的被动资金流出。
这份华尔街投行研报的风险提示,在比特币跌破9.4万美元“生产成本”、市场恐慌蔓延的背景下,被币圈解读为一次“蓄意攻击”。愤怒的投资者迅速将矛头指向了报告的发布者摩根大通。比特币的坚定倡导者们在社交媒体上发起“抵制摩根大通”的运动,指控该行做空MicroStrategy,并号召投资者通过买入比特币和MicroStrategy股票,对华尔街巨头发起一场“GameStop式”的逼空反击。
随着市场情绪的发酵,各类叙事开始变得愈发宏大和复杂。有传言称,美国政府为在低位抄底比特币和MicroStrategy,一手策划了近期的市场暴跌。更具想象力的版本则将此描绘为一场终极对决:一边是以摩根大通和美联储为代表的“旧货币秩序”,另一边则是以特朗普政府、美国财政部和比特币为核心的“新数字架构”,而MicroStrategy正是这场世纪之战中的关键“桥梁”。
导火索:摩根大通研报捅了“马蜂窝”
事情的起因看似简单:摩根大通分析师团队在研报中分享了MSCI关于剔除“数字资产财库公司”的政策提议消息。
根据这一提议,任何资产负债表中加密货币占比达到或超过50%的公司都将失去指数资格,新政策预计于2026年1月生效。
作为持有大量比特币的MicroStrategy首当其冲。摩根大通估算,在MicroStrategy约590亿美元的市值中,约90亿美元来自追踪各类指数的投资工具。
如果仅被MSCI指数剔除,可能引发28亿美元的被动资金卖盘;如果其他指数提供商跟进,总流出金额可能高达88亿美元。
这一警告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MicroStrategy的股价近期表现甚至弱于比特币本身,其相对于所持比特币的估值溢价已大幅收窄。摩根大通认为,股价下跌在很大程度上已反映了市场对指数剔除风险的担忧。
随后,MicroStrategy股价应声下跌,上周五收跌超3%,报170美元,在7月中旬的时候最高触及450美元,年内跌幅达到41%。
面对质疑,MicroStrategy创始人Michael Saylor回应称,公司并非被动持有的基金或信托,而是一家“创造、构建、发行和运营”的“比特币支持的结构性金融公司”。
币圈反击:从“抵制摩根大通”到“逼空华尔街”
然而,仅仅是传达这一消息的摩根大通却意外成为币圈愤怒的焦点。
据华尔街见闻文章,房地产投资者、比特币倡导者Grant Cardone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刚从大通银行撤出2000万美元,并因信用卡不当行为起诉他们。”比特币倡导者Max Keiser则喊话:“击垮摩根大通,买入MicroStrategy和比特币。”
这场网络抵制运动迅速发酵,据报告显示,大量用户正涌向摩根大通要求关闭账户。更有甚者,币圈开始流传摩根大通对MSTR持有“存在威胁性的巨额空头头寸”的传言,声称如果MSTR股价较上周五收盘价上涨50%,可能导致摩根大通破产。
更激进的声音则呼吁复刻2021年的“GameStop”事件。支持瑞波币(XRP)的律师John Deaton表示,如果散户投资者相信摩根大通正在做空MicroStrategy,他们可能会像当年对抗空头机构一样,团结起来推高股价。
同时,批评者还翻出摩根大通与Jeffrey Epstein的历史联系,指责这家银行曾因监管Epstein账户和金融活动而面临国会审查和传票。比特币支持者试图将这些历史问题与当前的市场动向联系起来,营造出摩根大通“蓄意攻击”的叙事。
“阴谋论”升级:美国政府“制造崩盘”以抄底?
在摩根大通成为众矢之的的同时,更为宏大的阴谋论开始在币圈传播。
比特币倡导者Max Keiser等人声称,美国政府可能正在策划收购MicroStrategy和Coinbase,而近期的比特币抛售正是这一计划的一部分。
据这种理论,美国政府官员希望MicroStrategy的市净率接近1.0,因此“制造”了比特币的崩盘以压缩其溢价。支持者声称:
“美国正在考虑对MSTR进行数十亿美元的投资,他们需要市净率达到1才有投资意义,所以他们制造了比特币的崩盘。”
一些分析指出,比特币的价格模式显示出明显的地域差异:美国交易时段推动比特币下跌,而亚洲市场持续买入。这种差异被解读为美国政府有组织抛售的“证据”。
区块链数据显示,美国政府通过此前的资产没收持有超过32.6万枚比特币,这为“政府积累理论”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间。支持者声称,政府正试图通过打压价格来实现“100万枚比特币储备目标”。
“摩根大通大战特朗普、财政部”的宏大叙事
在所有流传的“阴谋论”中,最为复杂且最具戏剧性的版本,莫过于将此次市场动荡解读为“旧金融秩序”与“新政治力量”之间的决战:
以摩根大通、华尔街和美联储为核心的“旧秩序”,对抗以美国财政部、稳定币和比特币为基础的“新秩序”,据称这代表了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方向。
据称,特朗普、美国财政部的计划是扶持比特币、MicroStrategy和稳定币,同时削弱摩根大通、美联储和传统银行体系。
尽管没有任何官方声明或监管文件证实这些说法,但相关猜测已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为市场的剧烈波动增添了更多戏剧性色彩。
这一叙事逻辑认为,摩根大通作为美元传统结算体系的捍卫者,视比特币及旨在将其纳入国家储备体系的计划为威胁。因此,摩根大通通过做空MicroStrategy这一连接传统资本与比特币的“桥梁”,试图在特朗普政府正式接管并确立新货币架构之前,通过流动性挤压和叙事压制来维护旧有的美联储垄断地位。
而在这一剧本中,比特币成了双方争夺货币主导权的牺牲品,也是未来新体系的基石。甚至有人推测,美国政府最终可能对MSTR进行战略性投资,通过注入美国国债换取所有权。
支持者声称,特朗普需要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卸任前实际掌控美联储治理权,而当前的货币权力斗争正是这一更大战略的组成部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